大听网   > 正文

泸州:小木屋变民宿 深山老林成城里人打卡地

发布时间:2020-06-04 09:26:32 稿件来源: 大听网

“最贵的一个作品我卖了将近4000元,而且是卖到了南半球的墨尔本。”在叙永县水尾镇西溪村,村民张开丽一边在扎染坊里忙碌,一边向远足至此的游客介绍着。

那是在2018年举行的首届澳大利亚“四川美食文化节”上,张开丽制作的一张7米长、2.6米宽的青色壁挂扎染布作品,据说惊艳了全场。作品上染制了400多朵形态各异的白色“蜘蛛花”。

这张极富西溪生态色彩的扎染作品,能够走出连绵群山,走出国门飘扬过海,这在实施精准扶贫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悬崖筑路 小木屋变民宿

西溪村位于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环境优美,风景宜人。高山层峦叠嶂,峡谷沟壑纵横,飞瀑流湍,星罗棋布。西溪村立足当地生态文旅优势,统一规划布局,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高质量建设生态休闲旅游新村。



“既修大路,更修小路”。脱贫攻坚以来,西溪村开展通社公路硬化、入户公路建设,整村实现社社通公路,户户通公路。

村民罗元胜说。“以前,西溪村是水尾最远最穷的村,大家都不愿意在西溪住。精准扶贫以来,进村就是柏油路,户户都通水泥路,争先恐后开旅馆、搞旅游、发家致富。我家客栈都要提前预定才住得成,每年餐饮住宿的收入咋个都有五六十万元噻……”



2017年,西溪村贫困户曾俊英一家4口住在老木屋里,雨天漏雨,晴天漏灰,夏天防水,冬天防火。脱贫攻坚以后,通过产业周转金支持,改建了新房,开起来民宿客栈,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以前辛辛苦苦干一年就只够吃饱,几个人挤在一个小木屋里,新房子宽敞、舒适,交通也便利,我们开了家庭旅馆,夏天接待游客,增加了收入。”

 居家技艺变非遗文创

西溪村依托帮扶单位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以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既“送文化”,更“种文化”。西溪村手工技艺和制品底蕴深厚,通过“扎染艺术”精准扶贫项目,打造民间能人,游客们来到西溪,在欣赏独具特色的西溪风景外,还可以亲手尝试扎染制作,在参与体验中领略“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西溪村的张开丽是叙永“扎染”手艺人的代表,她是村里的一名普通妇女,以务农为生。2017年,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及村社干部的支持下,埋头学起了扎染技术。除了教授传统工艺外,帮扶干部们也一直在拓展工艺品销售渠道。2018年,在“澳大利亚四川美食文化节”慈善晚宴上,张开丽制作的一块原生态扎染大蓝花布扎染作品走出国门,卖到800澳元(约人民币3800元)。



目前,西溪村培养扎染手艺人16人(贫困户6人),生产作品300余件,收益突破3万元。参训学员由最初的张开丽等3名妇女,发展到现在全县的400余人,并成立叙永县扎染蜡染苗绣专合社,打造扎染蜡染苗绣品牌。

深山老林成景点




如今的西溪村已成为游客打卡的网红景点,有游客对西溪村的风景推崇有加,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道“夏夜,繁星初露,不知是那一颗星星倏地一亮,惊起漫山的萤火虫都亮了,与星空融为一体,如梦似幻。”目前的西溪,既可隆冬赏瑞雪、夏夜观流萤,亦可溯溪戏飞瀑、发呆望繁星。接待游客数量不断攀升,年累计达到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年收入2000余万元,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贫困人口中因参与到乡村旅游获得收入的有179人,占贫困人口的93%,贫困人口发展旅游获得收入占其纯收入的46%。

李欣 刘竟炜  记者 卢广





文章关键字: 旅游 游客 西溪 扎染 张开 编辑:李玉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