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听网   > 正文

江阳区:2020年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将达50%

发布时间:2020-12-01 14:50:19 稿件来源: 四川在线

“说干就干,走好当前第一步,走实今后每一步。”近日,江阳区委书记杨长缨在全区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上表明决心和态度,并把推进会以视频会议方式开到了村(社)一级。

今年,江阳区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明确,推动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切实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加快建设生活垃圾分类配套转运处理体系,强化管理、强硬措施,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定时保质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年度目标任务

一年巩固提升、两年健全规范、三年常态运行,江阳区制定三年规划,定时、保质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年度目标任务。

2020年,江阳区将在主城区积极推广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模式,开展一体化收运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主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50%以上。

“创建大山坪街道、华阳街道为示范街道,其他街道各创建不少于1个示范社区。”江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介绍,树标杆、立典型,全区还将在长江及其一级支流沿线选择2个镇街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并在全区公共机构率先实行垃圾分类。

2021年,江阳区主城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同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垃圾分类嵌入民众生活,2022年,江阳区群众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基本养成,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理体系规范运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成效,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特色小城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宜居乡村达标村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显著提高。

标准更明晰、管理更有效、农村齐步走

从“三”到“四”,最新规定的“四分法”替代原有的“三分法”,家庭厨余垃圾分类更准确,可回收物单独投放比例进一步提高。

蓝、绿、黑、红四色垃圾桶,分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江阳区根据全区实情,制定并向社会公布生活垃圾具体分类目录和投放指南,明确分类的标准、标识、投放规则等内容,指导单位和个人准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为避免“光说不练假把式”、防止“雷声大雨点小”,江阳区在规范垃圾分类投放的实际工作中建立生活垃圾分类责任人制度,从配置收集容器、组织开展宣传,到指导监督投放、垃圾定点清运,责任人把环保意识转化并落实到日常具体的正确投放行为中。

江阳垃圾分类农村也要齐步走。江阳区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把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作为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

“农村推行垃圾分类难度确实要大些,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农业农村局将携手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村庄保洁精细化,整合农村公益岗位、配足配齐农村保洁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村庄保洁市场化、细化明确保洁员职责和考核办法,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和引导。

健全配套转运处理体系实现智慧化监管

“多方协同+全链治理+市场化运作”,江阳区打破政府统揽公共事务治理的传统理念,积极培育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前端收集一站式、循环利用一条链、智慧监管一张网的垃圾分类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江阳区委托第三方机构负责全区生活垃圾分类一体化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建设,一方面形成常态化宣传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市民参与率和垃圾分类准确率;另一方面统一收集、精细分拣,将生活垃圾进入再生利用渠道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全区将按照生活垃圾产生量,合理确定收运频次、收运时间和运输线路,逐步升级垃圾运输车辆,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配备专用厨余垃圾收运车辆,规划8条收运路线,依托市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再建设2个日处理能力2吨的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站,让厨余垃圾从家庭到处理终端无缝衔接。

同时,江阳区推进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的“两网”融合,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台,有效提高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水平。

明确垃圾“去向”。江阳区将新搭建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升级主城区环卫智能监管平台,对居民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作业信息、行驶轨迹进行实时监控,对垃圾收运信息进行整合、“一键呼叫”智能预约回收,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和处置智慧化监管。

从“囫囵扔”到“动手破袋”,垃圾分类是环境治理的新变革,是生态文明的新进步。江阳区将逐步实现“分类标准完备、责任体系完善、宣传教育到位、人人动手参与、设施配置科学、智慧管理先进”的垃圾分类“江阳模式”,切实提升社会整体环保水平和环境质量。

张红 刘欢

文章关键字: 生活 江阳区 垃圾 分类 收运 编辑:周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