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听网   > 正文

泸州“十三五”成绩单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建设天蓝水清地绿新泸州

发布时间:2020-12-23 20:53:42 稿件来源: 大听网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三五”期间,泸州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全面整改突出环境问题,加快补齐生态建设短板,夯实了泸州绿色发展基础,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泸州是长江出川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责任重大。

“十三五”期间,泸州市在全省率先完成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64道渡口配备垃圾接收设施并建立垃圾转运机制,550艘船舶完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油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设备整改;14座港口码头和3家船厂完成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自身环保设施及岸电设施改造建设并投入使用,新建1艘船舶污染物接收船,圆满完成长江干线及主要支流非法码头专项整治任务。目前,不仅泸州港多用途码头已打造成为全国内河港口水污染防治标杆,泸州市其他港口码头及船厂污染治理现状得到根本性扭转,泸州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能力、涉水企业污染治理能力、环境风险防范应急能力也得到突破性提升,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贡献了泸州力量。

泸州市在全力打好“碧水攻坚战”过程中,不仅突出长江干流断面的治理,也特别注重长江流域内支流和岸上的治理。龙马潭区玉带河全长约5.2公里,沿河两岸的居住人口约10万。2015年,玉带河曾被列为轻度黑臭水体。2015年到2018年,市、区两级政府持续投入约1.2亿元,通过实施截污干管改造、河道清淤疏浚、河岸生态公园打造、驳岸生态修复、清水补给等措施,对玉带河黑臭水体进行了综合治理。

2018年,第三方机构对玉带河沿线居民开展的公众评议结果显示,公众满意度比例为97%,综合治理达到了预期效果。

数据显示,2020年,泸州市纳入考核的7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全面完成四川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长江出川断面(朱沱)、赤水河入长江断面(醒觉溪)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濑溪河入沱江断面(胡市大桥)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维持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达标率不断提升,圆满完成“十三五”目标。

在打好“碧水保卫战”的同时,泸州市的“蓝天保卫战”也在扎实推进。泸州市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产业,对重点排污企业实施了强制性生产工艺升级改造,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泸州川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治理改造。

通过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污染源的综合治理,泸州市“蓝天保卫战”成效明显 ,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数据显示,泸州市主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今年1—11月,与2015年同期相比,优良(II级以上)天数比例由80.8%提高到89.6%,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由80.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6.3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由55.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5.7微克/立方米。

在打好“净土保卫战”方面,我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不断提升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确保土壤环境总体稳定。

泸州市实施生态环保攻坚行动以来,通过集中攻坚,一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截至目前,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去年增加14天,我市长江出川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II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50.8%,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为长江上游筑牢了生态屏障。

记者:刘南春 徐燕


文章关键字: 水质 长江 生态 泸州市 断面 编辑:李玉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