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听网   > 正文

泸州:立足优势抢抓机遇 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1-01-30 11:10:58 稿件来源: 四川日报

国窖长江大桥。 牟科摄

恒力(泸州)产业园纺织项目一期。 牟科摄

首条川渝跨省双向对开省际公交开通,从重庆永川朱沱至泸县云锦。 罗松摄

 泸州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杨尚威摄

2020年,泸州白酒、电子信息、新兴产业三大千亿产业迎来“高光时刻”——

一瓶“酒”实现双千亿、一个百亿,酒类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泸州白酒产业园区迈入“千亿园区”行列,白酒产业税收实现100亿元。

一批“泸州造”国产电脑样机下线,西南地区首条人机高效协同数字化柔性生产线正式投产,泸州在加快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上迈出关键一步。

一根“丝”织出一条高端产业链,泸州建市以来最大的招商引资产业项目——恒力(泸州)产业园开工建设,一期项目已分批投产,实现一根丝到一匹布生产工艺全过程贯通,将建成西南聚酯新材料及纺织制造中心。

三朵产业之花竞相绽放,泸州还在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疫情考验下,川南城际铁路通车进入倒计时,泸州外贸全年进出口总额实现6.4%正增长。

这是“十三五”时期泸州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泸州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提到,过去五年,泸州围绕争创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开放引领、产业升级、城市提质、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生态环保“六大攻坚行动”,在拓展发展新空间、借用发展新力量、增创发展新优势上取得显著成效,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

“十四五”时期,是泸州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的关键时期,泸州将站位全局、放眼四川、立足自身、面向未来,奋力谱写泸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快且稳

大项目大招商铆足经济发展后劲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影响了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但泸州多项经济数据不降反增,呈现“小步快跑”态势:泸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5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增速排名全省第五;泸州外贸全年进出口总额89.7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出口总额45.3亿元,同比增长10.5%。

经济社会复苏之快,离不开项目推进之快、招商落地之快。这一年,泸州倾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招商招大商、大抓政策抓大政策,创下多个项目建设新速度。

2020年2月1日,世界500强恒力集团的第六大生产基地——恒力(泸州)产业园项目平场工程开标在即,疫情却让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全部暂停,泸州联动多个部门组建服务专班,专门研究、制作疫情期间开标交易工作方案,按法定流程逐一敲定开标细节,24天让工程顺利开标;从工商注册到开工建设的时间也很快,泸州仅用一个半月,就协助企业完成上千户居民搬迁、5000亩土地征收。

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就曾感慨,落户泸州、布局西南,不只是国家战略引领,更源于泸州的效率与四川的活力。“从江苏苏州到四川泸州,从‘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区到‘长江经济带与南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在泸州叠加,正是恒力集团承载大产业、发展大项目的好时机。”陈建华表示,要力争把恒力(泸州)产业园建设为西南智能化聚酯新材料及高端化纺织制造中心,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及西部大开发的示范项目,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0年4月3日,世界500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子公司——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泸州市人民政府、泸州国家高新区签署合作协议,建设中国长城(泸州)信创项目和中国长城(泸州)创新制造基地项目。疫情期间,泸州国家高新区相关部门采取开放式室外工作会议、现场办公等协调推进项目建设。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不到三个月,创造了泸州项目建设的新速度。在签约80多天后,首台电脑样机就在泸州下线,填补泸州信创产业多项空白。

泸州经济发展速度不仅快,而且稳。稳在一手抓好了复工复产,一手抓稳了疫情防控。

2020年1月26日,泸州成立酒类行业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三个优先”复工顺序,即:龙头企业优先、小巨人企业和规上企业依次复工,酿酒板块优先、包装及其他配套板块依次复工,酱酒企业车间优先、浓香企业车间依次复工;同年2月5日,泸州市酒业发展促进局推出酒企“八看六查三问”复工复产工作机制,把各车间网格化、信息化,全力实现复工复产企业防控无盲区,不到20天,泸州老窖、郎酒集团和川酒集团三大“龙头”企业复工复产率100%,小巨人企业复工复产率100%,有序推动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

2020年2月18日,泸州组建218个复工复产疫情服务小分队,分行业组建工业、服务业、农业、城建环保、交通五个专项服务组,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疫情防控“手把手教学”、专家成员“坐诊”等服务,给落地企业吃下“定心丸”,现场指导督查企业防疫工作过百余家。

抓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也就等于抓稳了人心。不少企业感慨,特殊的一年,当地协助他们举办了大型招商推介会、大型人才招聘会等活动,支持企业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第八届中国(泸州)西南商品博览会、中国(泸州)第五届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等展会,让产品走出去,企业更有安全感,更放心在泸州工作和生活了。

大且深

抢抓机遇驶入“双圈”建设快车道

长江从川入渝,泸州在上游,重庆在下游,自古一衣带水。作为重庆毗邻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地级经济体之一,泸州一直和重庆保持着互助互利的邻里关系。

2020年初,中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仅1年,泸州抢抓机遇,全面驶入“双圈”建设快车道,各项交流合作开始呈“鼓点式密集”——

2020年4月以来,泸州主要领导带队和荣昌、永川、江津分别签订一体化发展2020年行动计划,启动以荣昌货运机场、泸州港、泸州云龙机场为节点的物流“金三角”枢纽建设,和江津联合运营长江上游水运外贸直通船和水上快运精品航线等,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协同等多领域合作,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协作共兴、开放平台协同增效、生态环保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从4月起,泸渝两地的合作在各区县、各级部门全面开花,陆续签订专项协议,覆盖交通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司法协作、社会事务等多个领域。

协议签了还不够,狠抓落实才是关键。泸州抓的落实,是机制化、项目化、事项化的落实。重庆市永川区委主要负责人说,过去一年泸永两地确定的42项重点任务,除一项大型节会因疫情取消外,其余41项重点任务全部完成。

实际上,协调机制缺失、工作方案不明确,曾是泸渝合作的主要制度性障碍。2020年4月,泸州率先向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开通跨省公交思路;2020年9月,《重庆市交通局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地区跨省城际公交线路开行的指导意见》出炉,提出要统一站务站牌、车辆标识,实行规范定名、统一编号,共同研究确定线路规划、运力投放等,将跨省城际公交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一系列制度设计和行动安排,初步破除制度障碍。泸州更主动作为,率先开通首条川渝跨省双向对开省际公交,即从重庆永川朱沱至泸县云锦,惠及川渝三镇近25万群众。“开通前,我们建立两地局领导至经办科室的沟通联系和跟踪落实机制,和永川不下30多次面对面座谈、现场调研,耗时3个月协调两地客运企业利益冲突,明确两地落实跨省公交的具体制度设计和行动安排。”泸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在制度推动下,泸渝跨省公交开通步伐提速,还开通了泸县(百和)-永川(四明)、合江(白鹿)-江津(塘河)、泸县县城-荣昌(清江)3条跨省公交。

更多泸渝合作交通、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泸永高速永川段建成通车,打响两地交通互联互通“第一枪”。全线通车后,重庆主城到四川泸州的通行时间将缩短一半以上;江津港至泸州港的水水中转航线开通,将泸州货物高效运转至江津,实现货物快速集散;川渝合作(江津·合江)工业园区列入全省2020年重点打造的10个产业合作示范区之一。

泸渝合作并非浅尝辄止,两地的深谋远虑还在持续“牵线搭桥”。在泸州市委八届十次全会上,泸州市主要领导提到,今后五年是泸州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的关键时期,并划下重点:坚持以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建成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全力打造区域消费中心,保持有效投资强劲势头,打造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重要腹地,推动形成各具优势的县域经济板块,打造成渝地区南向门户枢纽、国家物流枢纽以及畅通国内大循环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

其中,产业协作无疑是泸州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中之重。泸州早已考虑和重庆毗邻地区产业功能的配套,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主要领导去年底透露,未来五年将以高水平规划建设泸东新城为引领,突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卫康养、职业教育等产业功能,与重庆市永川区、江津区等毗邻地区,共同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打造跨省际行政区组团发展模式样板。

高且实

口岸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0年,泸州长江机械厂的产品结合齿圈(同步齿环)出口欧洲,并拟在德国设立代表处,拓展国外业务;四川柏路莱科技有限公司的吹风机出口欧洲;四川华富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手机出口东南亚……这一年,泸州进出口贸易风景独好,泸州港外贸箱量破5万标箱、进口肉类中转量5000吨,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亿美元。

进出口贸易的亮眼成绩,得益于泸州一系列“国字号”平台优势。如今的泸州,拥有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以下简称“川南临港片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等国家级开放平台,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除成都、重庆以外拥有开放平台数量最多的城市。

平台虽高,但个个用在实处。以川南临港片区为例,每项制度创新成果都做到从企业出发、从便民出发,未来将重点围绕海关、海事、税务、金融、政务服务,积极发挥平台优势,持续深化推进制度创新工作,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去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川南临港片区探索形成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智能辅助申报服务”和“企业‘套餐式’注销服务模式”两项成果入选,将在全国复制推广。前一项成果,帮助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每年可减少申报约8-25次,惠及泸州、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小微企业;后一项成果,企业只需一次提交相关材料,再经20天注销公示,就能实现整体退出,大幅简化企业注销程序,降低企业退出的制度性成本。

依托平台优势,泸州将扩大“朋友圈”。泸州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2021年的工作重点明确,将积极培育、引进外向型企业,发展加工贸易、中转分拨、保税物流等业态;延伸口岸现代服务业,发展国际货代、转口贸易、供应链服务等口岸现代服务业,拓展口岸经济领域;促进对外合作,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东南亚地区、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地区的合作,拓展境外“朋友圈”等。

用活平台优势,谋划还要更长远。去年年底,泸州在四川省内率先提出“口岸经济”发展思路,出台《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口岸经济的意见》,提出“要发挥承东启西、连接欧亚的重要战略通道和综合枢纽优势,以口岸为载体,加快构建集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的跨国界、跨地区、跨部门的口岸经济体系”。泸州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同时提出,2021年要以建设区域国际物流枢纽为目标,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物流提质增效为任务,全力促进口岸经济、枢纽经济发展,助推泸州构建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内陆开放高地。

就在1月28日,泸州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未来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奋力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重点发展涉水涉港涉外产业,大力招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端纺织、新材料等优质加工贸易项目入驻,全力打造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要承载地,为泸州加快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副中心奠定坚实基础,目前累计入区项目30个。

不难看出,泸州眼界已变,字里行间透着以口岸为载体,拓展开放格局的决心。未来,泸州将依托口岸建成一批覆盖全省、连接沿海及中部省份、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口岸经济聚集区,培育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纺织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特色外向型产业体系,使口岸经济成为泸州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支撑,成长为泸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020年泸州时间轴

●4月7日至8日,泸州和重庆永川区、江津区、荣昌区分别签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行动计划》,达成合作项目20个、合作事项45个,形成年度任务清单84项。

●4月16日,泸州建市以来最大的招商引资产业项目——恒力(泸州)产业园开工建设。

●6月22日,首批“泸州智造”纯国产电脑下线,西南地区首条人机高效协同数字化生产线投产。

●8月18日,川渝首条跨省双向对开“省际公交”开通,惠及25万余名群众。

●10月30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酒博会开幕,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酒业协会授予泸州市“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泸州”称号。这是全国首个“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称号。

●12月9日,泸州在四川省内率先提出“口岸经济”发展思路,出台《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口岸经济的意见》。

●12月25日,泸州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验收。

●12月31日,泸州酒类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泸州白酒产业园区迈入“千亿园区”行列,白酒产业税收实现100亿元。

羽客

文章关键字: 泸州 产业 口岸 复工 2020 编辑:周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