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听网   > 正文

四川新闻联播丨同心奔小康①悠悠“慢火车” 浓浓帮扶情

发布时间:2021-05-07 10:04:35 稿件来源: 四川观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全面小康的奋进路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每天都在增加。今天起,《四川新闻联播》推出“同心奔小康”系列报道,通过一个个民生故事,展现小康路上脱贫群众的美好新生活,与您一起感受小康路上前行的四川力量。

进入高铁时代后,绿皮火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它们依然发挥着余热,被称作“扶贫慢火车”。目前全国常态化开行的公益性“慢火车”有81对。在成昆铁路途经的我省大小凉山,这种“慢火车”依然是彝族群众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下面,我们就跟随记者登上一辆穿行于凉山腹地的慢火车去看一看。 

记者 王宇佳:“现在是早上七点,我在凉山州越西县的普雄火车站。我身后这辆绿皮火车就是5633次“扶贫慢火车”,很多彝族旅客和商贩会从这里开启他们一天的赶集生活。”

这趟“慢火车”往返于凉山普雄站和攀枝花南站,全程376公里,平均时速40公里左右,沿途停靠27个站点,是目前成昆线上四川境内最后的慢车之一。票价非常亲民,最低两元,全程只需26块5。彝族老乡占了九成客流,他们的背篓和麻袋里塞满了品种丰富的高山土特产,火车也就成了轨道上的“流动集市”。

  “这就是我们这边产的蕨菜。她1块钱买的,下车去批发的话就是1块5一把了。”

“这个是原生态的山蜂蜜,一斤六两,他这一瓶就要卖100块钱。”

在“慢火车”的热销榜单上,土鸡和野菜最受欢迎。64岁的商贩阿西尼古惹常年在这趟车上收活鸡,25元一斤收,坐到西昌站后,在附近的集市转手以每斤27元的价格卖出去。

商贩 阿西尼古惹:如果这趟车不从这儿过我们就啥都做不起了,现在它从这里过那我们农民就来贩卖土鸡,我们高兴得很哦!”

这趟慢火车,运营了半个世纪,穿行大凉山深处,对沿线的彝族老乡来说,慢火车是山里人的“运输车”,学生娃的“校车”和乡亲们的“致富车”。83岁的彝族阿妈阿尔伍呷,这趟车一坐就是50年。春夏之交时她还会背着30多斤亲手挖的野蕨菜上车,没等下车一背篓野菜就会卖光。

列车长 阿西阿呷:“阿妈说她要一直做这个买卖,一直要做到她走不动才不做了。”

阿妈阿尔伍呷每次都从沙马拉达站登上慢火车。这个站矗立在悬崖之上,是成昆线上条件最艰苦的高山小站之一。从村里到达这个小站,不仅需要穿过山间曲折的羊肠小道,还要淌过溪流,一旦遇到雨天就更加危险。尤其是对于去县城求学的孩子们,每次出行家人都会捏一把汗。

凉山州喜德县民族中学高二学生 尔古杨敏:“有些同学住得比较远,早上五点多就要起床,打着手电筒下山来,山路又远,还有野猪这些动物出没,他们就很危险。

2019年以来,四川省大力推进凉山州“慢火车”沿线站点与相邻路网互联互通建设,先后投入1.7亿元建设完成了近58公里的通站公路。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盘旋而上、伸向铁路线,“最后一公里”不再难。

凉山州喜德县民族中学高二学生 尔古杨敏:现在公路通了他们就可以晚来一个小时,也很安全。”

能更便捷的搭上慢火车,让大山里乡亲们从乡村驶向城市、从过去驶向未来、从贫穷驶向富裕。

列车长 阿西阿呷:“这个‘慢火车’连接的是乡亲们与外界很多的变化,但是对于我这个在‘慢火车’上工作了25年的人来说,最大的动力也就是我们‘慢火车’上的烟火气,一直非常浓。有那么一点情结还是希望这个‘慢火车’能够一直开行下去,伴随着彝族乡亲们一直走下去。”

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慢火车不仅是陪伴,也见证着沿线山乡的变化。在不久的将来,动车就要开进大凉山了,而这种慢火车依然将继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在巩固脱贫成果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满载着民生情怀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章关键字: 彝族 火车 凉山州 阿西 驶向 编辑:周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