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听网   > 正文

数说百年辉煌|看四川居民收入与消费变迁

发布时间:2021-07-02 11:28:37 稿件来源: 封面新闻

7月1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数说百年辉煌”,以统计数据展示四川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变化。

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们生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党的领导下,四川也与全国一样,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的历史巨变,城镇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四川城镇居民收入实现百倍增长

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开始有统计数据的1952年143元(名义收入,下同)增加到2020年的38253元,增长了266.5倍,年均增幅8.6%。

1952年以来主要年份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图(单位:元)

1921-1949年,民生极度困苦阶段。

解放前,四川军阀割据,横征暴敛,冲突不断,长期处于混战之中,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全川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1950-1978年,艰难起步收入低迷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经济现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积极进行土地改革、工矿企业改革、私营工商业改造,大力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城镇居民生活明显改善。此后四川经济发展起起落落,城镇居民收入长期停滞。1978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元,与1952年的143元比,近30年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3.4%。

1979-2012年,收入高速增长阶段。

改革开放后,四川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积极发展经济,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努力解决人民生活的实际问题。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四川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镇居民增收渠道显著拓宽,收入增长再次提速。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2012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80元。与1978年比,增长了58.7倍,年均增速12.8%,较1952-2020年平均增幅高4.2个百分点。

2013年至今,高质量增长实现全面小康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民生优先,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目标,奋力推进“两个跨越”,人民生活实现全面小康,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这八年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22228元增至38253元,增长0.7倍,年均增速8.3%,年均增长2259元,远高于1979-2012年均增长584元的水平。

四川城镇居民消费发生惊天巨变

随着收入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最初追求基本的衣食住行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变,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实现新跨越。

202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133元,与有消费统计数据的1975年比,增长24840元,增长了84.8倍,年均增长552元,年均增幅10.4%,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实现同步增长。

主要年份四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单位:元)

2020年四川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烟酒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4.8%,较1975年的61.1%下降了26.3个百分点,四川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已经从贫穷跨越温饱和小康,进入相对富裕阶段。

四川城镇居民消费范围不断拓展,结构持续优化。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消费升级成效显著。2020年四川城镇居民生存型消费在整体消费支出中占比为61.1%,比1975年下降19.8个百分点;教育、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等发展型消费占比为27.0%,比1975年上升了14.0个百分点;而生活用品和服务、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等享受型消费支出占比由1975年的6.1%提高到11.9%,上升了5.8个百分点。

随着收入的增长,四川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大幅跃升,住房面积持续增大,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日益增多、品质不断提升。

202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3.19平方米,比1978年的6.30平方米增加了36.89平方米,增长了5.9倍。

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也随时代变迁,从无到有,悄然变化着。2020年四川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36.6辆、洗衣机101.6台、电冰箱(柜)103.5台,彩色电视机124.5台,空调156.3台、移动电话255.3部、计算机61.3台、吸尘器10.1台、健身器材8.4台。

四川农村居民收入实现历史性跨越

回顾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发奋图强、砥砺奋进,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四川农村与全国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生活也实现了从极度贫穷到全面小康的翻天巨变。

2020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29元,较有统计数据的1952年的45元增长了353倍,年均增幅为9.0%。在党的带领下,四川农村居民逐渐摆脱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逐步走向富裕生活。

1952-2020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元)

1921-1949年,解放前的收入极其低微。

解放前的四川与全中国一样,身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军阀割据,战乱四起,经济发展停滞,农村居民收入极其低微,生活十分艰难,处于极度贫困状态。

1949-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低速增长。

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元,比1952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45元仅累计增长1.6倍,年均增长3.7%。

1979-1991年,改革开放初期的高速增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逐步在全国范围推行,农村居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四川农村居民收入加快增长,由1979年的156元增加到1991年度的590元,增长了4.04倍,年均增长13.3%。

1992-201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的快速增长。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年以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增收,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深入推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收入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由1992年的634元增加到2012年度的7432元,增长了11.6倍,年均增长12.8%。

2013-2020年,新常态下高质量稳定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中央把改善民生放在经济工作首位,农村居民普遍过上了腰包鼓起来、日子甜起来的小康生活。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从2013年的8381增加到2020年的15929元,增长了1.14倍,年均增长10.0%。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时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四川农村居民消费实现翻天巨变

2020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953元,较有统计数据的1952年的41元增长了331.3倍,年均增长8.9%。恩格尔系数由1952年的72.5%降至2020年的35.2%。同时,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持续提升,消费渠道不断拓宽,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吃:从挨饿到吃饱到营养健康

百年前的农村居民大多食不果腹,新中国成立后,很快实现了填饱肚子。改革开放后农村居民饮食又逐步从关注味道鲜美转变为注重营养健康。2020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达5478元。食品选择多样化、营养均衡化和饮食健康化成为新时期四川农村居民饮食方面的新追求。

穿:从保暖到质量到彰显个性

解放前,四川农村居民衣着主要是御寒遮体。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衣着款式单一。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时尚化和品牌化逐渐成为农村居民的衣着新追求。202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753元,比1957年的7元增长超过百倍。

住:从居无定所到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

百年间,四川农村居民住房经历了茅草房、土坯房到砖瓦房,再到如今的小洋楼多次更新换代,逐步实现了舒适宜居。2020年人均房屋使用面积达48.7平米,较1952年的6.5平米增长了6.5倍,房屋卫生条件和便利性明显提升。

用:从生存所需到更新换代到享受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四川农村居民家中除桌椅、床等必需的日常家具外,几乎没有其它家当。改革开放初期,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逐渐进入农村居民家庭。2020年末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计算机、家用空调、热水器分别为18.5台、64.2台、83.1台。

行:从步行传信到乘车电联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步行及公共交通是农村居民出行的普遍选择。90年代之后,骑自行车出行成为最佳选择。进入新世纪,家用轿车、电话和手机逐渐进入农村家庭,2020年末全省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22.3台,拥有移动电话259.2部,基本达到成人每人一部手机,通过互联网使用手机交流随时随地均可实现。

医:从缺医少药到健康养生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居民的医疗健康概念仅限于治病保命。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小病拖,大病扛”的状况有了根本改观。202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达到1345元,比1980年增长了609.7倍,年均增长17.3%。

娱:从普遍文盲到追求精神享受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省农村地区文盲率达95%以上。现在,全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基本实现,小学、初中毛入学率接近100%,高中毛入学率已超过90%。农村居民文化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丰富的文娱活动持续充实精神生活。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107元,比1980年增长2170倍,年均增长21.9%。

记者 熊英英


文章关键字: 四川 增长 农村居民 2020 城镇居民 编辑:周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