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听网   > 正文

四川日报关注丨泸县:百万人口大县的谋与动

发布时间:2022-05-27 11:38:24 稿件来源: 四川日报

泸县县城全景。 阳彬 摄

千年古县,宋韵龙城。

百万人口大县——泸县,是全国100个“千年古县”之一,有着“中国龙文化之乡”美誉。近年来,泸县围绕“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文旅联动、富民强县”战略部署,奋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联动”,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

2019年,泸县成为中国西部百强县;2020年,位列中国西部百强县第53位;2021年,成功冲入前五十强,位列第49位。2022年,入围全国百强县培育名单。

2021年6月,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开通运营,为泸县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几年后,泸县将成为渝昆高铁入川第一站,交通优势进一步彰显,让这个百万人口大县的发展更加值得期待。

2021年11月,泸州市提出实施“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奋力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东翼”泸县,主要任务是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试验区、共同富裕先行区、川渝融合创新示范区。

如何实现“三区”共推的叠加效应?“我们将以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聚焦‘突破800亿、跻身百强县’的总体目标,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推进,为泸州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贡献力量。”泸县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双圈之为:多维度开放合作,多领域互通互融

眼下,在泸县喻寺镇谭坝村千亩粮油基地,50多吨油菜已经归仓。500亩高粱地里,高粱苗绿意正浓,待到盛夏时节,这里将是一片火红的景象。

走在谭坝村的环线公路上,挂着“渝”字号车牌的车辆来来往往。

谭坝村距离县城9公里,紧邻重庆市荣昌区和内江市隆昌市。喻寺镇谭坝村党总支书记马仕彬介绍,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去年,村上主动招引一家重庆企业,共同出资成立公司,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在泸县及周边区域开展农作物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生物饲料生产销售、土壤治理与修复、农业废料处理等业务。

“当前,公司已利用闲置土地栽种400亩牧草,9月份有望丰收,待正式投产后,每年将有600万元的收益。”马仕彬说。

在确保粮油生产的同时,乡村发展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近年来,泸县在现代农业、农旅融合等方面,积极推进区域融合发展,加速形成开放合作的局面。

立石镇与相邻的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也有新合作的动向。2022年1月19日,双方签订《立石-吉安农旅融合产业发展框架协议》,共建川渝“高粱+油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立石-吉安);为推进两地进一步交流互动,泸县率先在全省实施“一线一公司”战略性经营重组改革,持续开行川渝间省际公交线路3条,连接起了泸渝两地,让群众出行更便捷。

围绕“东翼”定位,在建设“川渝融合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泸县将深化与合江和重庆永川、荣昌等毗邻区的交流,抱团发展,在跨区域农业、旅游业、酒业等行业发展上下功夫,深度推进产业融合,同时加快推进渝昆高铁(川渝段)、隆黄铁路扩能提升建设,实现更大程度的互联互通。

合作不止于此。为适应动态环境下治安防控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警务效率,泸县定期与重庆永川、荣昌等地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泸县公安局联合荣昌区公安局在古佛山景区与道林沟景区交界处打造景区联合警务室,与永川联合建成朱沱四明村(云锦)等3个治安联调室。

振兴之干:全方位探索创新,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

在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试验区”的过程中,泸县计划“一二三”产业互动,加快推进“一廊一带”建设相关项目;打造现代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跨区域发展,融入泸州永川江津优质粮油名优水果带建设。

“泸县40个村开展村集体经济融合试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受到肯定,连续多年荣获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称号。”泸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农业大县,泸县在建设泸州“东翼”现代农业产业带过程中,以规划先行,在园区打造、产业集群和农业品牌化上下功夫,做大做强晚熟龙眼、青花椒、牛滩生姜等本土品牌,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土字号”“乡字号”品牌,打响泸县农产品品牌。

产业有规划,项目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牵引绳”。近年来,泸县始终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原则,紧紧围绕“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抓实抓细项目投资工作,经济增长成效显著。

今年4月,泸州市2022年做优“东翼”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泸县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举行,“东翼”项目39个,总投资192亿元,年计划投资60亿元,涉及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及社会事业等方面。

“十三五”期间,泸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49.1亿元上升到393.9亿元,总量长期保持在全市第2位,年均增长率达7%,人均GDP由30568元增长到51218元,年均增长8.3%。

为高质量谱写乡村振兴篇章,泸县还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采取试点村先行先试,积极探索资金入股、红粮统供统销、土地入股、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方式,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农民工就业促进、返乡创业、技能提升等行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引导农民专合社和家庭农场内强素质、外强能力。

幸福之谋: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

为了吸引村民多读书,2021年,泸县云龙镇达康社区率先在全县推出新政策:村民除了可以在社区办事、咨询等,通过手机扫描社区一角的二维码,即可免费阅读2万余册的书籍。

达康社区内设有多功能活动室、图书室、舞蹈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多个文化文艺功能室,村民来此开展文艺活动十分便利。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抓住乡风文明建设才能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

近年来,泸县通过大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村内公共文化建设,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创建活动,以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2017年以来,泸县把基层理论宣讲作为实现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有效途径,立足本地民风民俗,精心打造具有“乡土味”的理论“直播车”宣讲品牌,把党的创新理论通俗易懂地送入寻常百姓家、沁入百姓心。

截至目前,泸县已组建4台“直播车”、32名直播员,到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学校等开展示范宣讲200余场次,带动各镇街宣讲1000余场次,受众达30万余人。

为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泸县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六大升级工程”,市民素质提升“六大文明行动”和城市治理“六大专项整治”,逐步补齐教育、医疗、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民生短板。

同时,推出龙文化国宝游、度假养生游、渡槽观光游、古镇文化游等旅游线路,完善“逛龙桥、赏龙舞、品龙餐、住龙宿、游龙城”等服务体验,全力打造全省龙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样板区和全国龙乡旅游目的地。

截至目前,泸县已规划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项目15个、重点工作12项,总投资3.43亿元。

面对医疗机构房屋设施老旧、业务用房不足、信息不互通等发展困局,泸县先后投资10.99亿元,建设总面积23.4万平方米的泸县公共医疗卫生PPP项目,全面改善医疗机构业务用房,投入1700万元推动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已建成医共体信息集成平台、双向转诊平台、区域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数据动态监管、信息互联互通。

文章关键字: 建设 泸县 乡村 振兴 融合 编辑:王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