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听网   > 正文

【四川书画地图·知识闪卡】绵阳篇|《上阳台帖》:李白唯一存世书法墨迹

发布时间:2022-07-12 10:48:22 稿件来源: 四川新闻网

《上阳台帖》,白麻纸卷装,行草书,纵28.5厘米,横38.1厘米,五行,共25字,诗文曰:“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历代书画论著如《吴氏书画论》《装余偶记》《平生壮观》《墨缘汇观续集》《石渠宝岌初编》等书都有著录,是件流传有绪的煊赫名迹。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阳台帖》是坊间公认的100幅中国书法名作之一,收录于《中国最美的100传世书法》、《中国书法名作100讲》、《中国书法经典百品》、《中国行草名帖一百讲》、《古今百家书法名作欣赏》、《中国书法经典》等书籍。

《上阳台帖》,从书写特征来看,笔法多变,用笔浑厚,悠肆任行,结构开张,体态宽博跌宕,确有其师张旭洒脱飘逸的神采。不过,从字体书写来看,虽逸笔草草,但又不失端庄浑穆,似与颜真卿行书风格如出一路,让人不禁联想李白是否受颜体之影响。如当代书法家启功所说:“从墨迹的时代风格上看,这帖和张旭的《肚痛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都极相近。”因此在整幅作品内,笔法纵放自如,雄健流畅,无拘无束,顿挫提按是大刀阔斧,笔动成风。但豪迈洒脱之中却又流动着一股清雅之气,字字飘逸清雅,于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不流凡俗,完全有“诗仙”“酒仙”“书仙”的仙风道气。章法布局疏密得当,浓淡变化相宜,书写过程节奏鲜明,张弛有度。字字看似苍劲骨立,快健流畅,却又大小错落,参差跌宕,亦顾盼有情。“清”字大“有”字五倍以上,通幅跳跃动荡,浑朴饱满且又天真烂漫,给人以雄壮辽阔、气象不凡之感,一如李白豪放俊逸的诗风。虽仅有25字,却笔走龙蛇、飘然不群, 真可谓“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得无法之法”。书法风格特点是飘逸和豪逸,“逸”是其精髓。

《上阳台帖》是李白唯一存世书法墨迹。

作者李白介绍: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出生于西城碎叶(在今中亚细亚喀什湖南,当时属唐王朝所建置的安西都督府),5岁随父迁回内地,居于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开元十三年(725)25岁出川,在蜀期间长达20年。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除开诗人的身份,还是成就卓著的书法家,只是其诗名太重,书名为其所掩。

李白师从张旭,“善楷隶、行草”( 陶宗仪《书史会要》)。玄宗命李白为宫中行乐诗,二人张朱丝于阑前,李白取笔抒思,十篇立就,笔迹遒和,凤跱龙拏,律度对属,无不精绝。黄庭坚曰:“在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名,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黄庭坚《山谷题跋》),大意是说李白生活在唐代开元至广德年间,并不以善于书法的名声传世,但其行书草书丝毫不比古人逊色。 “李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乎有仙气”(周星莲《临池管见》),《宣和书谱》更具体地说他:“尝作行书有‘乘兴踏月西人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尤飘逸,乃知白不特以诗名也”。有人甚至称他在诗歌和书法两种不同艺术领域的贯通方面,树立了“诗中有笔,笔中有诗”的艺术典型。

李白写过的书法作品不少。宋代内府藏其行书作品二:《太华峰》《乘兴贴》;草书作品三:《岁时文》《咏酒诗》《醉中贴》。遗憾的是,李白的诗作流传下来了,书作却散失、消亡,唯一留存于世的是《上阳台帖》。

资料来源:《四川美术史》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截图、视觉中国

文章关键字: 阳台 书法 李白 行书 飘逸 编辑:王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