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听网   > 正文

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 四川瞄准“一棵树”“一个体系”“一个粮库”

发布时间:2023-08-23 14:48:06 稿件来源: 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王培哲

“四川林木覆盖率达到51.84%,建成国际重要湿地3处、湿地自然保护区32个,荒漠化面积较上个监测期减少23.59%……”8月15日,四川宜宾,首个全国生态日四川主场活动上,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晒出四川生态“家底”。

距离会场不远处的观斗山上,今年嫁接完成的300多万株油茶种苗正“蓄势待发”,一年后,这些嫩绿的枝桠将成为支撑全省油茶产业的关键力量。

从丰沃的生态“家底”着手,统筹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特色林草产业,四川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思路正逐渐清晰。

沿着这条思路,四川把目光转向“一棵树”“一个体系”“一个粮库”。

保护“一棵树”

创新打造保护体系和保护机制

“一棵古树的背后,有一套保护体系,还有一个监督机制。”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省共有7万余株古树名木,要实现保护全覆盖,很难再靠过去以项目推动的老办法,必须盘活资金、创新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我们从体系和机制出发,找寻突破口。”

漫山遍野的珙桐树。雅安市荥经县林业局 供图

在保护体系的建设方面,强调以点带面,突出社会参与。在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一树一策”的资料放满了一整个档案柜,这是古柏保护的“体检表”“说明书”。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以精准修复为基础持续用力,推进濒危、衰弱古树抢救性复壮,加强翠云廊古柏等典型古树群生存环境改善。与此同时,四川同步印发了古树名木认养办法,对社会参与古树名木保护作出具体规定,积极引导鼓励公众、企业参与认捐认养。

保护机制的建立,则依托林长制这个抓手展开。在成都市大邑县,一棵树龄2000年的罗汉松,在2020年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树王”。为了保护以罗汉松为代表的古树群落,当地建立起以“一把手”为林长、责任单位管理人员为“树长”的包联机制。省林草局林长制工作处相关负责人认为,“林长制”助力古树名木保护,本质上是突出政府在保护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一把手亲自上阵,可有效提高保护的水平和效率。”

不仅如此,引导社会参与的生态保护体系和以林长制为主体的生态保护机制,已经延伸覆盖到四川更多的的草原、湿地。

2022年,四川共有超过320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全社会参与植树1.1亿株。在南充市嘉陵区,凤垭山义务植树活动发布后不到两天,500个名额一抢而空;在泸州市古蔺县,酒街步道公园的园林抚育活动吸引不少家长与孩子参与……

也是2022年,全省各级林长、村级监管员、护林护草员成为推动森林草原资源保护修复的中坚力量。“在林长制的推动下,2022年以来全省修复退化草原1152.6万亩,治理沙化土地50.7万亩,查处完成国家森林督查案件4583件。”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用一组数字回答了这一生态保护机制的成果。

优化“一个体系”

建好国家公园,但不止于国家公园

日前,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得国家林草局批复,此前,贡嘎山已被列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之一。此次总体规划批复,将为后续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待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获得国家批准后,全省将重新梳理保护地规划,过去‘九龙治水’、边界不清等问题将得到解决。”省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相关负责人透露,预计到2025年,全省将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助力更高水平的国家公园建设。

整合优化保护地体系,国家公园是核心。目前,国家在四川布局3个国家公园——首批设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若尔盖国家公园获批创建,贡嘎山国家公园已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内的大熊猫。 胡杰 摄

从已经设立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来看,省林草局栖息地保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日在国家公园论坛上发布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为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确定了目标——打造中国领先、全球知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生态价值实现先行区、生态教育展示样板区。

针对正在创建的若尔盖国家公园,省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处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省州创建专班正在抓紧修改完善创建材料,力争以更高标准早日创建成功。

贡嘎山国家公园的建设也提上日程。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不局限于国家公园自身建设,还要充分考虑国家公园周边的文化发展成果和经济建设需要,将国家公园建设成自然和文化的双重名片。

与国家公园相“配套”的,是涵盖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最新数据显示,全省已建成154处自然保护区、320处自然公园。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层次丰富、功能明确的各类保护地,已经成为四川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抓手。

“建设国家公园,但不止于国家公园。其核心是通过创建国家公园,在物种保护上形成伞护、在体制机制上形成经验。”省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认为,接下来的重点是利用3个国家公园建设的有利契机,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保护地管理机制,“利用国家公园独有的政策和资金优势,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经验。”

建设“一个粮库”

“天府森林粮库”建设将驶入“快车道”

每年7到9月,是甘孜州雅江县松茸集中上市的时节,今年雅江县松茸产量预计达到1000吨,较去年增加约400吨。8月20日上午,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雅江“松茸+”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大家从“松茸”展开,讨论雅江县乃至甘孜州如何利用好松茸等森林食物,挖掘林地潜力,建设“天府森林粮库”。

宜宾市长宁县梅硐镇泽鸿村,当地村民正在竹林里采收新鲜的蘑菇。庄歌尔 摄

现场,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建设森林粮库,关键是瞄准目标、精准发力。为此,今年全省将举行“天府森林粮库”建设现场工作会,推广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让“天府森林粮库”建设驶入“快车道”。

从全省“三农”工作中心任务来看,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需要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发挥森林的多重效益,向森林要食物,推进更多“森林热量”“森林蛋白”走上餐桌,能够满足大众在食物领域的多样化、功能性消费需求。

具体而言,四川将因地制宜发展木本粮食、木本油料、森林蔬菜、森林药材、林果饮料、森林养殖、林下套粮等多样化“林粮”,力争到2030年,盘活林地1亿亩,生产“林粮”2000万吨,实现产值3000亿元,打造全国森林粮库建设示范省。

省林草局改革与产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认为,除了是“天府粮仓”的重要支撑,“天府森林粮库”的建设本身也是对全省林草产业的一次“提档升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省森林食物生产方面以传统种植养殖为主,森林食物基地集中分布的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精深加工不足,“以核桃为例,截至2022年底,全省核桃初加工厂(点)年加工核桃干果仅20余万吨,不到总产量的三成。”

省林草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补齐当前全省森林食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深加工等领域的短板是业界多年来的心愿,而“天府森林粮库”建设正好提供了契机。

“还要留足发展空间。”省林草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建设“天府森林粮库”的关键是统筹保护与发展、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还要留出农业用地。“因此,需要充分挖掘林地潜力,特别是充分利用集体林地资源。”

“首先是探索将林地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为扩大经营规模创造条件;其次是简化审批手续、下放审批权限,拓展‘森林粮库’用地空间;然后是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扶持壮大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最后还要加强技术指导,健全基层服务体系。”省林草局改革与产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认为,高质量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全省各地应该把握机会,因地制宜拓展本地林草产业的广度和深度。


文章关键字: 国家 森林 公园 保护 粮库 编辑:王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