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听网   > 正文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3-12-06 14:07:42 稿件来源: 四川观察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明确,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我省各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把学习“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具有巴蜀特色的万千村庄正各展其长、各美其美。

初冬时节,走进被誉为“巴山美村”的巴中市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只见百年榕树林荫掩映,青瓦泥墙岁月斑驳,大家在游览中倾听历史回声,捕捉创作灵感,身临其境感受浓浓的“父亲”文化。

游客 尹小龙:这边的环境确实不错,很有乡村气息。不仅仅是简单地套用其它地区模板,更是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化道路,用文化吸引人、用服务留住人。

双城村是著名画家罗中立油画作品《父亲》的创作地,当地以“父亲村庄”为核心区,打造了集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民宿酒店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集散地,探索出农旅融合的乡村之路。目前,已建成乡村民宿42家,休闲农庄3个,成功举办农事体验、研学旅行、围炉音乐会等休闲旅游活动50多场次,去年全村农文旅产业综合产值达11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600元。

巴中市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党总支部书记 周银平: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绘就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双城村新画卷,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眼下,在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梅湾村,成片的柑橘树整齐排列,产业道路阡陌纵横,果园里,村民们正在进行套袋作业,为柑橘穿上防冻“新衣”。如何建设“宜业”乡村?梅湾村坚持党建引领,以人才促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是梅湾村奋进自强的第一步。

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梅湾村党委书记 雷行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梅湾村选优配强了两委班子及村组干部及乡村志愿者,同时回引返乡创业大学生及青年20余名,创建了合作社35家,家庭农场15家。

依托“丹棱桔橙”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金字招牌,梅湾村已建成高标准晚熟柑橘示范园6500亩,年产值超过5亿元,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万元。既要“宜业”也要“宜居”,村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风文明理事会、文化大院等,举办文化课堂、非遗表演、红色家风故事会等活动50多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梅湾村村民 雷鹏 :有装果果的、跳舞的、看书的、打球的、购物的。村里面环境越来越好了,感觉像城里面一样,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立足自身特色,找到因地制宜、因村而异的发展路径。在达州市宣汉县君塘镇君坝村,这几天,40多名中学生正在开展农业体验活动。

达州市宣汉县君塘镇学校教师 孟小峰:同学们能够在这个地方享受农业带来的乐趣,也能够体验农业的成就感,更能够增加同学们对自然的向往。

以前,君坝村的产业主要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2021年,宣汉实施“文旅靓县”战略,君坝村抓住机遇,引入企业,以村集体经济入股的方式,先后打造了花仙谷生态农业体验园、陌上森林田园综合体项目,成为达州市集自然观光、果蔬采摘、亲子互动等于一体的重点乡村旅游点。2022年全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00万元。

达州市宣汉县君塘镇镇长 朱彬:我们结合村里的山水资源特点和相关农业产业基础,长远规划了以“旅居养心”“观光休闲”“嬉水养生”为主题的三大农旅园区,既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也改善了村民的居住和通行条件,真正让我们的农旅产业不断壮大、惠及群众。


文章关键字: 产业 乡村 达州市 双城 梅湾村 编辑:周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