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种泸州境内的野生菌有了“身份” 部分有毒,不要采食!
从2021年起,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启动了对泸州乌蒙山区野生菌生物多样性的调研,通过对菌种样品进行DNA提取、分析,近日,第一批野生菌检测结果已经出炉。
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教师、生物学博士罗禹介绍:“之前泸州没有进行过系统的野生菌分析,这次我们组织了科学、系统的实地考察,目前已经鉴定了19种乌蒙山区的泸州境内的野生菌资源。”
检测中发现,日本红菇、金黄鹅膏菌、黄盖小脆柄菇等属于有毒真菌,其中多种真菌在泸州当地仍有食用习惯。例如在古蔺县马嘶苗族乡采集的青冈菌,当地人喜欢食用,但根据检测的结果,该菌类有一定的毒性,不建议食用。
判断野生菌是否有毒,并没有标准的判断方式,网上所流传的经验法、大蒜法、虫爬法都没有科学根据。因为野生菌的种类多,研究人员在野外不能完全凭外观来辨别其种类,要结合它的分子测序来进行鉴定成份,再判断是否有毒。
“有毒野生菌的各种毒性成分会对人体的内脏、神经造成损坏,严重会造成人死亡,所以建议大家不要食用。” 罗禹说。
记者 汪恒怡 王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