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听网   > 正文

泸州“大李老师” 把禁毒教育深入学校每个角落

发布时间:2020-06-26 09:59:33 稿件来源: 四川日报

2020年6月,李修会获得“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证书。  新苗实验学校供图

编者按

毒品,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公害。多年来,为了遏制毒品蔓延,无数缉毒民警直面生死;为了挽救吸毒人员,各级政府机构竭尽全力。禁毒,已经成为一场“必须打赢的人民战争”。

时值“6·26”国际禁毒日,本报推出特别报道,聚焦禁毒路上教育工作者的爱与责任,探访戒毒社区管理的笑与泪,展示我省禁毒工作取得的新成绩,推动全民禁毒理念深入人心,并呼吁大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在地处偏远山区的泸州市叙永县摩尼镇,有所学校有点特别。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除了唱国歌,孩子们还要做一套禁毒广播操,用稚嫩的声音齐声宣誓:拒绝毒品、珍爱生命。课余活动时,孩子们可以在禁毒展览室里看到大麻、海洛因等数十种仿真毒品,旁边还陈列着禁毒互动游戏机、禁毒手绘和手抄报。学校还有3个毒品预防教育教研室、4名禁毒专职教师,当地派出所所长是法制副校长,司法所所长当法制辅导员。

在这个曾经毒品泛滥的山区小镇,58岁的新苗实验学校女校长李修会,坚持18年给孩子们进行禁毒预防教育。她培养的8000多名留守娃,遍布13个省26个区县。

她在儿子眼中“对生活粗枝大叶”,想问题时就不按时吃饭。但一工作起来,她成了同事口中的“拼命三娘”、孩子眼中和蔼的“大李老师”。

即便6月25日端午节这一天,李修会也在连轴转,忙着筹备第二天的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打算组织20名学生、10名老师给摩尼镇居民发放2000份禁毒宣传单。

□本报记者 魏冯

A柔弱幼师的“愤怒”

李修会人生中的18年,都在与毒品斗。不同于公安干警在前线,她是站在禁毒预防教育战线。

“战斗”的起点,要从2000年的冬天说起。

那天,还是幼儿园园长的李修会,像往常一样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当她接完最后一名幼儿,准备回教室,一个嘶哑的声音叫住她:“李老师,小伟走了,都是吸毒害了他!”

李修会认出,嚎啕大哭的女子正是小伟的母亲。而死去的小伟,是多年前她带过的幼儿园学生。这一噩耗,就像一把大铁锤一锤子抡到她心里。她和小伟的母亲抱头痛哭。

悲痛之余,怒火也被点燃。为了不让更多“小伟”出现,李修会终于决定自建小学,探索少年儿童禁毒预防教育。2002年,李修会贷款百万元,将自建的民办幼儿园扩建为新苗实验小学。

“禁毒教育和文化教育同等重要,毒品在一天,这个原则就坚持一天。”在新苗实验小学建校第一学期的第一次行政会议上,李修会收起一贯的亲切和蔼,严肃地说。

资深一些的老师们都说,李修会平时从不发脾气,只会在两种情况下发怒。一种是听到有人涉毒;一种是有老师体罚学生。

B“拼命三娘”的执着

对毒品的恨有多深,李修会的行动力就有多强。

没师资,李修会就上门找公安部门请来老师,还请来摩尼镇派出所所长当法制副校长,培养语文和数学教师兼任禁毒教师;没教材,她就抽调教师四处取经,再自主编写,行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禁毒教材;没教具,她就想办法采购仿真模型做仿真毒品,买不到的,就组织教师用各种道具自制。

多年来,李修会都住在学生公寓第三层楼的正中间,只为能24小时保护住在左右的留校女孩。而离她学校不到30米的家,她只有周末回去。

太拼的她因此落下一身毛病:经常后脑胀痛,偶尔全身乏力。2到3包头痛粉、4粒止痛片,是她的日常“早餐”。她看过不同医生,得到的是同一个答案:过度劳累。

李修会的辛苦没有白费。在她的带动下,全校老师将禁毒预防教育深入到学校的每个角落,逐步形成属于新苗实验学校独有的特色教育手段——开展以校内宣传为主的“十个一”禁毒活动,要求全校做到每日一次禁毒大课间、每周一次禁毒宣誓等;注重校内和校外互动,每学期每位老师至少3次家访或召开家长座谈会,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并进行禁毒宣传。

如今,新苗实验学校成为“全国毒品预防教育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先进学校”等。李修会也将禁毒预防教育带出乌蒙山,去北京、江苏、贵州等多地分享经验,被评为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优秀教师等。

C爱操心的“大李老师”

几年前,新苗实验小学扩建中学后,孩子们越来越多,他们平时爱叫李修会“大李老师”,也有娃叫她“李妈妈”,很少有人叫她“李校长”。

李修会爱操心的性子,让她接触到了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有一年小学开学报名,李修会无意间得知一名小学生小莉的父亲,因吸毒贩毒被捕入狱,妻子也离他而去,只剩下家中老人和小莉相依为命。她决定减免孩子就读小学和初中的学费和生活费,还定期安排孩子和狱中的家长通信,劝家长改正。

同样因父亲涉毒入狱而被叙永县后山镇政府送进新苗实验学校的小婷,至今记得第一次和李校长见面的情景。到校前,她一直害怕校长会很严肃,会嫌自己两年没读书,没想到李修会一见她,就喊她“幺儿”,带她去洗澡、换新衣服,还拍着她的肩膀激励她:“如果考入年级前40名,可以免学费哦。”

在小婷眼里,“大李老师”对她的关心,是对她的激励。“小升初那一年,我没能全免学费。”这件小事,却让小婷一说起就忍不住掉眼泪,觉得自己“对不起大李老师,一定要考上好高中回报她”。

李修会给学生的爱越多,留给自己孩子的关怀就越少——儿子陈锐儿时得病毒性脑膜炎,她不在;儿子在成都读大学4年,她从未去过……

这份失落最终被时间化解。如今,陈锐也成了学校的一名老师,活跃在禁毒预防教育一线。

随着学校孩子越来越多,原先的禁毒师资力量逐渐跟不上,李修会又开始操心了。“语数外老师兼任禁毒课老师不长久,禁毒手段单一了怎么办?学校的禁毒课程体系如何建立?”她请来4名禁毒课专职教师,成立行为习惯教研室、植物养护教研室、兴趣阅读教研室3个毒品预防教育教研室,教孩子系统性识毒、防毒、拒毒。

今年,李修会还想再折腾一下:让全校老师首次参加学校自办的禁毒教育知识考试;在叙永石厢子彝族乡打造一所主打红色文化、毒品教育、现代教育的学校;和泸州几所高校联合开展禁毒教育课程;与成都一所高校联合在摩尼打造一所学校,专门教没考上高中的青少年学一技之长。

李修会的微信名叫“小草”,她说自己生在大山里,和《小草》这首歌一样,是无人知道的小草,但也是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小草。只要学校在一天,禁毒事业就坚持一天。“我的嘴动不了,眼睛看不了,才是休息的时候了。”(四川日报记者魏冯)

文章关键字: 教育 禁毒 毒品 新苗 李修会 编辑:刘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