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迁新居 挣工资 让贫困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
初夏时节,瓜果飘香。在古蔺县二郎镇复陶村的蔬菜种植基地里,村民们劳作其间,有的用木棍和竹竿为番茄搭架,有的忙着采摘蔬菜,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
为番茄搭架
“这一季的黄瓜长得真好!”正在忙着采收黄瓜的陈卯先是复陶村五组的贫困户,儿子年幼时,她的丈夫就去世了。儿子患有精神疾病,虽已成年但无法劳动,家里还有年迈的母亲,沉重的担子压得陈卯先喘不过气。村里考虑到陈卯先的实际情况,将他们一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政策帮助和支持。2017年12月,陈卯先带着母亲和儿子离开了破旧狭小的旧屋,搬进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新居。考虑到陈卯先要照顾儿子和老母亲,无法外出打务工,村里又为她找到在基地种植蔬菜和红粱的工作。
“一百多块一天,离家近,在家一个月也能挣两三千元!”陈卯先坦言,自己一家有信心越过越好。
像陈卯先一样一边在基地上班、一边照顾家里的贫困户,在复陶村还有近40人。他们搬进聚居点不仅住上了新房,也过上了自力更生、稳定增收的生活。
据了解,复陶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占地25亩,建筑面积14864平方米,共安置贫困户144户578人。在搬迁入住后,二郎镇按照“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的思路,通过“五个一批”,即:外出务工一批,推荐就业一批,就近务工一批,公益性岗位解决一批,自主创业一批的方式,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就业。
“在基地上班的村民以前都是在家做农活的,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外出打工,基地的工作能为他们带来稳定的收入,大家还是比较满意的。”复陶村村长赵明强介绍说。
“种植基地的蔬菜不愁销路,将销往顺捷粮油公司和周边的学校和政府食堂,年产值可达10余万元。”复陶村村支书李俊平还告诉记者,蔬菜种植基地有21个蔬菜大棚,总面积15亩。近两年来,复陶村通过流转一千多亩土地,建立起红粱种植和大棚蔬菜两大产业,直接带动周边100余户村民就近就业。
邓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