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听网   > 正文

最大的民生工程——四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综述(中)

发布时间:2021-04-20 21:01:03 稿件来源: 川观新闻

2017年6月12日,南江县正直镇长滩村的村民在家门口的山地标准网球场上挥拍打网球。尹钢 摄

宜宾市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古佛台村,曾经的贫困户变成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巴中市南江县正直镇长滩村,彩林产业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甘孜州德格县,民间小作坊变成民族手工艺的扶贫“大车间”;凉山州美姑县,一个个产业园成为贫困户的“就业工厂”……

从乌蒙山区到秦巴山区,从川西北高原地区到大小凉山彝区,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瞄准脱贫攻坚这一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凝心聚力、尽锐出战、精准施策,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着力破解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教育医疗卫生、安全饮水、通村公路等瓶颈问题,贫困地区旧貌换新颜,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0年8月19日拍摄的阿坝县高原中低温食用菌基地。肖雨杨 摄

从无房危房到入住新居

“深山孤岛”实现内联外畅

2020年5月,一个小村庄的“搬家”直播,吸引了无数网友的关注。它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悬崖村。作为我省最受关注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凉山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的84户贫困户全部搬下高山、住进新房。从曾经步步惊心“爬藤梯”,到安全省时“攀钢梯”,再到轻轻松松“走楼梯”,脱贫地区快速发展的“阶梯”,成为我省易地扶贫搬迁的生动印记。

2020年5月,“悬崖村”村民搬进县城集中安置点。 尹钢 王云 摄

一个月后,同样是在凉山,随着两辆“金通工程”乡村客运班车驶进布拖县阿布洛哈村,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终于实现“车路”双通,人迹罕至的“深山孤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从无房危房到入住新居,从大山阻隔到内联外畅,几代人梦想终成真。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每年实施的民生实事中,脱贫攻坚都是关键词。持续对贫困人口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对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体,由财政部门按标准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选派教师到“三区”支教;从88个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水利工程村级巡管员和生态护林(草)员,并给予劳务报酬……每一件民生实事背后,都是党委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不懈努力。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136万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2万户,354万脱贫群众住上通电通水、安全敞亮的“安心房”,309万名贫困群众喝上“放心水”,510万贫困人口供电质量不达标问题得到解决,全省16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兜底保障,2020年全省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9480元,是2013年底的3.46倍……从基本温饱到吃穿不愁,贫困地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2019年5月6日,甘孜州第一个建成投产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巴塘县地巫乡甲雪村光伏扶贫电站顺利并网发电。 何海洋 摄

从缺医少学到全面保障

持续不断补短板强弱项

“刚查出病那会儿,我想一家人肯定完了,是国家的扶贫政策救了我们家。”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银顶村村民严朝均为了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不少债。

得益于我省深入实施的健康扶贫政策,2017年起,严朝均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团队,两年前的一次住院,治疗费用近5000元,但严朝均自己几乎没花什么钱。有了免费体检、家庭医生,还有健康扶贫政策,严朝均说,再也不用为生病而犯愁了。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健康扶贫,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覆盖范围。全省基本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贫困患者县域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涉藏乡村的包虫病检出率下降至0.02%,大骨节病连续8年没有新增病例。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得到有效遏制。

2018年10月29日,在丹巴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室,医务人员与甘孜州甘孜人民医院医生为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李向雨 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凉山州昭觉县庆恒乡庆恒村党支部书记吉克石乌带了好几张照片去北京,其中一张照片来自昭觉县四开乡洒瓦洛且博村幼教点:孩子们簇拥着从教室里跑跳出来,脸上洋溢着欢乐。“孩子是凉山的希望,脱贫攻坚让他们能够坐进敞亮的教室,从小学习普通话,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将撑起凉山的未来。”吉克石乌在四川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动情地说。

扶贫必扶智,教育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我省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全面实行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教育扶贫新改扩建校舍3133万平方米,开办“一村一幼”幼教点4888个……教育的力量,正深刻改变着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未来。

王云 摄

从“表”的改善到“里”的嬗变

强劲动能变“输血”为“造血”

在阿坝州壤塘县达日村,种植有机生态蔬菜让村民仁青巴成了增收大户。“以前,这些菜都没见过,更想不到靠种菜赚钱。”仁青巴说。

返乡创业的80后“青川”姑娘赵海伶,在贫困村建立食用菌、药材基地,采用电子商务的模式将家乡土特产销到千家万户,帮助深山的老百姓实现增收。

2018年4月22日,北川县维斯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工作人员正在采摘新鲜蔬菜。衡昌辉 摄

“造血式”的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关键所在。我省把扶贫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行“一村一品”,扩大种养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做长产业链条。如今,每个脱贫县都建有现代农业园区、每个脱贫村都有集体经济,农业产业扶贫项目累计落地1.9万多个。全省88个贫困县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57.9亿元,是2013年的1.68倍。

从产业匮乏到百业竞兴,贫困户的原动力被激活了。

跪在地里管护辣椒、拄着拐杖巡护桂花树苗……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安家湾村肢残贫困户安东摘掉了“顽固贫困户”的帽子。“国家政策好,干部上门帮,自己也要主动从‘穷坑’里往外爬。”安东说。

2020年9月11日拍摄的壤塘县中壤塘镇布康木达村,村民种植草莓增收,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 向宇 摄

贫困地区之变,不仅是“表”的改善,更是“里”的嬗变。

在乐山市峨边县黑竹沟镇底底古村,保洁员井吉洛感觉变化最大的是,以前每天收集乡亲们随手乱扔的垃圾四大筐,现在一天不足一筐。垃圾减少的同时,是好习惯、好风气不断形成的过程。

从物质贫困中“走”出来,更要从精神贫困中“站”起来。我省深入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开办“农民夜校”4.6万所,创建省级“四好村”5481个,扎实推进移风易俗。推广“星级激励”“村民积分制管理”扶志模式,实施千村文化扶贫行动、“万千百十”文学扶贫活动,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有效激发,精神状态、思维眼界、科学认知、生活方式、法治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

一幅民生幸福画卷,在巴蜀大地徐徐展开。

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记者 刘佳

文章关键字: 扶贫 贫困 脱贫 贫困户 贫困人口 编辑:周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