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听网   > 正文

四川力争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发布时间:2023-11-07 13:30:18 稿件来源: 人民网四川

会议现场。陈天昊摄

人民网成都11月6日电 11月6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会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钟承林介绍,近年来,围绕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持续发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上,钟承林通报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个方面,关于“持续发力”的四川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站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高度,要求四川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根据这个总要求,意味着四川生态屏障建设的成效还远未达到目标,还不能停步、歇脚,需要久久为功,充分表明“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四川一方面要立足全国全局,找准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定位,既做好自己的事,又助力整个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要保持战略定力,找准四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短板不足,明确“持续发力”的方向和重点,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为子孙后代守护好巴蜀大地青山绿水、蓝天净土。

第二个方面,关于“持续发力”的现实基础。近年来,围绕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四川生态环境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持续发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制定修改《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14部地方性法规规章,出台《四川省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14项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云贵川赤水河流域保护立法成为全国首个地方流域共同立法。对21个市(州)完成两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全覆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压实。二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五年来,全省优良水体比例从88.5%提高到99.5%,跃居全国第2位,创20年来最好水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8.8%,重污染天气减少78%,PM2.5达标城市达15个,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历史性变化。三是安全底线更加牢固。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全省近三分之一的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2022年至今,全省未发生一起较大及以上的突发环境事件。四是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在全国率先探索并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建立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在全国率先出台首个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将全省13万余家单位纳入排污管理,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

同时,四川生态环境部门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持续发力”还任重道远,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态系统总体比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次生生态破坏时有发生,草地沙化、湿地退化治理还需加大力度;二是环境质量改善还不稳固,大气污染治理、小流域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突出,环保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三是个别地方统筹发展和保护还有差距,仍然存在盲目发展“两高一低”项目的冲动。下一步,四川将保持韧性、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的精神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保“持续发力”的成色和质量。

第三个方面,关于“持续发力”的思路举措。在总体目标上,四川立足于建设“三个先行区”:一是以美丽四川建设为牵引,打造天蓝地绿环境,来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家园,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二是以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修复治理为重点,来增强生态系统韧劲,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先行区;三是以引导产业布局、优化环评服务、加严排放标准等为依托,来助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区。

在工作思路上,紧扣生态环境部门职能职责,做到“五个突出”:

一是突出职能转变。在使命任务上,从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向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拓展。在部门定位上,从业务技术、要素保障部门向综合监管、经济责任部门转变。既履行好保护的责任,又落实好发展的任务。

二是突出精准施策。在方法策略上,从平均用力向精准施策转变,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重污染天气加快消除,水环境质量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稳定。

三是突出前端引领。在工作重心上,从末端治理向前端引领转变。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化、引领和倒逼作用,从源头上倒逼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将环境资源更多向符合环保要求、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倾斜。

四是突出底线思维。在工作方式上,从被动“防风险”向主动“去隐患”转变。持续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治,最大限度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守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底线。

五是突出协同联动。在力量统筹上,从单打独斗向协同联动转变。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全社会共建美丽四川的内生动力,来巩固大环保的工作格局。

在发力重点上,要抓好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持续发力。以铁的作风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深度治理,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实行一区一策、一源一策,最大限度减少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巩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的良好水质,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长江黄河上游土壤风险管控区的建设,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坚决筑牢“天府粮仓”的土壤安全基底。到2025年,力争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21个市(州)空气质量全部达标;国考断面水质以Ⅱ类为主,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4%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在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上持续发力。深入开展美丽四川建设试点示范,高标准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河湖。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推进两个国家公园建设。持续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和生态省建设。完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到2025年,累计创建50个以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

三是在保障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十四五”期间,力争削减氮氧化物5.95万吨、挥发性有机物2.53万吨、化学需氧量14.92万吨、氨氮0.79万吨,通过这些削减,为助推优势产业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持续优化环评管理,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统筹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和项目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大力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省煤炭消费总量达峰,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42%左右,国家降碳目标全面达成。四是在筑牢生态安全底线上持续发力。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全面核查和整改非法开采等重大生态破坏问题。动真碰硬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长江黄河警示片问题整改,对市(州)持续开展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切实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危险废物、尾矿库、重金属等领域环境风险管控,严格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力争到2025年,环境应急体系不断完善,环境应急能力持续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四是在筑牢生态安全底线上持续发力。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全面核查和整改非法开采等重大生态破坏问题。动真碰硬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长江黄河警示片问题整改,对市(州)持续开展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切实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危险废物、尾矿库、重金属等领域环境风险管控,严格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力争到2025年,环境应急体系不断完善,环境应急能力持续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朱虹、实习生陈天昊)

文章关键字: 生态 持续 生态环境 发力 长江黄河 编辑:李玉兰


返回顶部